首页 > 新闻 >

暑期游收官,短途旅行成中秋假期看点

发布时间:2024-09-09 19:41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631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高江虹 实习生 陈诗钰 北京报道

近日,多家旅游OTA平台陆续发布中秋节旅游热度预测,周边短途出行是今年中秋旅游的趋势。暑假结束后,中秋节小长假有望延续旅游热度,迎来旅行小高峰。马蜂窝大数据显示,“中秋去哪”近一周热度环比上涨110%,“中秋三日游”的热度更是大涨175%。

回顾暑假,展望中秋,2024年暑运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1.42亿人次,同比增长12.2%,较2019年增长19.1%;铁路方面,7月1日至8月25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02亿人次同比增长6.2%;民航方面,旅客吞吐量和旅客运输量均实现同比增长,中秋旅行将成为暑期和国庆假期旅游市场的“黏合剂”。

暑运拿下高分成绩单

总体来看,暑期旅游出行数据,旅客出行方面,民航、铁路都交出了相对可观的答卷,暑运市场结构的特点也产生了变化。

民航市场中,年轻群体占比有所提升,全民航平均客座率达到了85.2%,高于2023年约3.8个百分点;暑运旅客吞吐量合计28315.5万,较2019年同比上涨14.7%;旅客运输量合计14159.6万,较2019年同比上涨19.1%。相比疫情前,民航市场需求端展现了一定程度的提振。

三大航司中,中国东航作为增幅最大的航司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2.2%。深圳航空、厦门航空和上海航空等也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一线城市交通枢纽承担了更多旅客中转和运输工作,旅客吞吐量排名前3的机场分别是浦东机场、广州机场和首都机场,浦东机场和青岛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最为显著,分别为26%和21%。

铁路和公路出行方面,7月1日至8月25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02亿人次,同比增长6.2%。其中日均发送旅客1433万人次。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速公路网日均流量约3602万辆,其中跨省车流已经超过6成;小客车自驾出行的占比将近八成,较去年略有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夏季酷暑天气状况的不稳定会对暑运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以航运来说,天气情况会影响民航起降运行。2024年暑运,全民航放行正常率为82.7%,出港正常率为68.9%,较今年5月至6月显著下降。

从总体数据来看,可以看到铁路、公路、航运多种出行方式之间实现互补,很大程度满足了暑期游客出行的需求,各大旅游公司和服务平台在旅游热度下积极推出新玩法,成功吸引了游客上座。

中秋短途游火热

今年暑期以来,航运和铁路上座率可观,中秋小长假在余热下备受青睐。9月3日,携程旅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中秋假期境内机票单程含税均价相比去年中秋及国庆前3日,价格下降了约25%;中秋期间境内游多集中在周边短途游,同省酒店订单比例预计将达到50%以上。

9月4日飞猪披露预测,截至《2024中秋假期出游风向标》发布,中秋假期国内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50%;假期较短,因此就近出行成为首选,“高铁+落地租车自驾游”的方式是省内跨城、邻省跨城游客的主流选择。同时,中秋假期赏月游、等传统习俗相关出行很受青睐,热度同比去年增长约60%。

纵观今年上半年和暑期的旅游趋势,低价、质量、文化……游客的偏好越来越注重质价比,各地区不同的文化元素成为吸引力,游客注重新鲜的体验。

马蜂窝中秋大数据显示,中秋假期一些传统文化风景名胜热度上榜,五台山、秦淮河、月牙泉和大唐不夜城名列前茅。途牛的数据也显示,传统文化和主题乐园的预订情况较好,中秋团期“壶口-悬空寺-平遥-五台山-云冈7日游”“青海湖-塔尔寺-茶卡-敦煌8日游”等文化景区跟团游产品预订量显著增加。

同时,近期国风游戏《黑神话:悟空》拉动了山西文旅等取景地的旅游关注度,国风热潮和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游客追捧的方向。众多搜索关键词中,“山西古建自驾路线”“山西小众古建筑”“山西古建讲解团”成为马蜂窝攻略群中咨询次数颇多的问题。

另一方面,游客更倾向于用短途旅行玩出更多的花样。途牛旅游的预测数据显示,近40%的用户选择在当地、远郊地区或周边城市进行短途旅行。携程方面在中秋预测中也表明,中秋假期仅住一天的酒店订单比例预计将超过80%;入境酒店的搜索相较去年中秋的搜索热度增长将近20%。

在铁路出行上,目前预订中秋假期高铁出行订单中,出游半径约为361公里,较去年中秋国庆假期前三日减少近30%,这样就使得通勤不会占据太多旅行时间。众多路线中,深圳-广州、上海-杭州、成都-黄龙、北京-青岛等都是乘坐高铁比较热门的线路。

(责编:白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生活消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生活消费网 | 专注于国内外今日生活资讯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生活消费网 | 专注于国内外今日生活资讯网站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