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中国养老服务进入新阶段,睡眠升级引领适老化浪潮

发布时间:2023-08-09 10:35   来源:网络   阅读量:9770   会员投稿

养老既是家庭要事,也是国家大事。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基本养老服务的总体要求、重点工作、组织保障,对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做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是我国养老服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具体各领域,“适老化”也多次被提及。譬如,日前商务部等13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中就指出,要提高家居适老化水平,制定发布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加快制定家居产品适老化设计通用标准。支持企业加大适老化家电、家具、洗浴装置等家居产品研发力度。支持家居卖场、电商平台设立老年用品销售专区专柜。支持装修等领域经营主体拓展居家适老化改造业务。

随着银发群体规模的增加,从线上“数字鸿沟”弥合到线下居住环境改造,老年人养老及健康生活相关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而在居住环境中,最值得重视的则是老年人睡眠健康问题。喜临门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指出,2022年国人睡得更晚、起得更晚,入睡时间集中在23点至1点,比2021年国人的集中入睡时间向后推迟了1个小时。同时,随着人们年龄不断增长,其睡眠时长与质量均会每况愈下,其中,60岁至70岁的老人睡眠状况最差。因此,在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中,睡眠升级或成为居住环境“适老化”改造的第一步。

中国养老服务进入新阶段,睡眠升级引领适老化浪潮

银发市场刚性需求呈现井喷态势

长期以来,Z世代年轻人总被当作消费的主力军,而银发群体往往被忽略。事实上,伴随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银发市场需求井喷式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亿人,占总人口的19.8%。国家卫健委预测,2035年前后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12月,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为1.53亿,占老年人口总数的54.64%。可见在我国仍有近一半的老人还未开始“触网”,他们对于新兴科技和互联网应用存在较大障碍。

因此,在政策层面上推进移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成为加快满足银发市场需求的重要举措。早在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推进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改造。紧随其后,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21年1月起实施“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

受银发市场需求驱动和政策推动,众多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适老化APP,如携程旅行“关怀版”、支付宝长辈模式、百度大字版等,以帮助老年人适应数字时代,提升其生活质量。

中国养老服务进入新阶段,睡眠升级引领适老化浪潮

除了在线上弥合“数字鸿沟”之外,在线下如何满足和改善老年人生活需求,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银发群体而言,最为重要的生活场景为居住场所,因此围绕居所的适老化改造越来越受到关注。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养老消费调查项目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养老基础设施条件较弱,从老年人居家居住的房屋建造年代来看,近六成老年人住宅建成时间在2000年以前,房龄超过20年,老旧小区改造、住宅适老化改造迫在眉睫。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曾估算,仅对我国现有400亿平方米的旧建筑进行适老化改造,市场规模便可达15万亿元。住建部数据也显示,居家环境的适老化改造直接市场份额约为3万亿元,市场需求旺盛且空间广阔。

有分析人士指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要从老年人的居住环境改造出发,增强老年人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

头部企业率先开展居所适老改造,聚力推进老有所享

《礼记·礼运篇》有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儒家推崇的理想社会中,“老有所终”是重要的一环。目前,我国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

从亲情关爱和经济成本出发,居家养老是目前国内银发人群选择的主流养老形式。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养老消费调查项目研究报告》显示,近九成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方式,占比达88.93%。

实际上,无论选择何种养老方式,对于老年人群体而言,熟悉的居住环境、居住场所最能让自己心安,但要如何打造“老有适居”的家居环境呢?

中国养老服务进入新阶段,睡眠升级引领适老化浪潮

数据来源:中消协《2022年养老消费调查项目研究报告》

数据显示,在居所适老化改造中,以适老马桶、适老床、适老沙发等家具品类需求极大。京东《2022“银发族”消费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1-8月“银发族”成交单量同比增幅TOP5品类中,家具品类排行第一;2022年,京东平台适老床和适老床垫的成交量增幅分别高达265%和311%。上述数据充分说明,消费者对适老化家居产品的需求量显著提升,正努力为自己或为家中老人打造舒适型、功能型养老居所。

在消费需求被逐渐满足的背后,既有政策层面的助力,也有越来越多的头部企业,前瞻性洞察到银发群体“老有适居”的需求,扛起适老化产品创新的担当,以期为老年人打造舒适、安全、便利的家居环境。

家居龙头企业喜临门(603008.SH)很早就关注到银发群体健康睡眠需求,率先推出了老年智能关怀床垫,并首创适老化睡眠关怀新场景方案。譬如,喜临门智能乳胶薄垫能够依托高精度无感监测技术,评估老年人整晚睡眠质量并生成专业睡眠报告。同时,该床垫还可设置长时间离床提醒,让子女随时随地了解老人的睡眠健康数据。

中国养老服务进入新阶段,睡眠升级引领适老化浪潮

同样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众多家电品牌也对旗下部分智能家电产品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譬如,海尔成立了适老产业平台,构建全屋居家适老生态体系,为用户提供居家养老全场景解决方案。而美的则在2021年推出了适老化家电品牌美颐享,针对银发群体使用需求和起居安全,相继推出了配置摔倒呼救功能的热水器、防干烧功能的燃气灶等。

上述分析人士补充道,银发群体的“老有适居”不应仅停留在便利性和安全性的家居适老改造上,满足老年人多方面健康诉求更是“老有适居”的一种重要体现。

人一生要睡好8种觉,养生之诀在于睡眠

众所周知,人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床上度过。《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指出,不同人生阶段睡的“觉”各不相同,倡议“人一生要睡好8种觉”,引导国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找到适合自己的床垫,有助于实现科学健康的睡眠。

中国养老服务进入新阶段,睡眠升级引领适老化浪潮

对于老年人群体而言,睡不着、睡不好几乎是大多数人会面临的问题。喜临门联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显示,随着人们年龄不断增长,睡眠时长及质量均会随之下降。复旦大学营养系主任、教授高翔在2023中国老年慢病大会上也表示,目前有68%的老年人都存在睡眠障碍,对老年人来说,睡眠障碍是影响非常大的疾病。

近期,来自伦敦大学的Se′verine Sabia博士联合多个研究机构的学者,使用随访时间长达25年的Whitehall II队列数据,分析调查了睡眠时间与首发慢性病发病率及随后的多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系。该研究发现,与每晚睡够7小时的人相比,50岁、60岁和70岁时报告的睡眠时长≤5小时,与多病风险分别增加30%、32%和40%。可见,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会让老年人陷入健康问题的风险加大。

针对如何提升睡眠质量,《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指出,在影响睡眠质量的诸多外部因素中,59%的受访者认为床垫、枕头、被褥等寝具因素会影响睡眠质量。因此,选择舒适的寝具能显著提升睡眠体验。

据淘宝天猫家装家居联合智篆GI、清渠数据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居家养老空间消费趋势洞察》显示,老年人对于睡眠质量消费关注度日益高涨,助眠枕、空气纤维床垫等品类热度较高。在众多的适老化产品当中,一张好的适老床垫对于老年人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据《2021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报告》调查显示,78.5%的消费者认为,床垫老旧、滋生螨虫细菌、不能匹配睡姿和体型等原因需要定期更换,而38.6%的消费者会选择换舒适的床垫。对于银发群体而言,不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还是在社c区养老,至关重要的适老化升级改造、居住环境升级,可以从换一张适合老年人的床垫开始。

早在2014年,喜临门就率先开展“床垫焕新”行动,帮助不同年龄段群体改善睡眠品质。近年来,喜临门更是不断加码升级该行动,2019年喜临门在各地重点推广床垫“以旧换新”服务,为用户提供免费上门回收床垫服务,并给予用户床垫焕新最高2000元的补贴支持。据悉,2023年喜临门已为超过20万用户提供床垫以旧换新服务,助力广大用户实现“睡眠升级”,其中不乏老年人群体。据悉,喜临门未来还将加大覆盖老年人群体的睡眠升级、床垫换新的力度,为老年人的健康睡眠助力。

中国养老服务进入新阶段,睡眠升级引领适老化浪潮

不仅是老年人,对全年龄人群而言,健康睡眠的重要性正在置顶。健康睡眠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践行“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要环节。正如著名宏观经济学家向松祚所言,“从国家层面来看,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民的生产力和创造力,而睡眠对这些因素的影响非常显著,美好睡眠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力。”

(责编:唐昧)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生活消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生活消费网 | 专注于国内外今日生活资讯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生活消费网 | 专注于国内外今日生活资讯网站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